拚音 yú làn tǔ bēng
解釋 比喻國家內部發生動亂。
出處 漢·荀悅《漢紀無侯傳》:“百姓一亂,則魚爛土崩,莫之匡救。”
例子 自辰逾午,~。 唐·駱賓王《兵部奏姚州破賊設蒙儉露布》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指內亂
漢.荀悅《漢記.列侯傳》:“百姓一亂,則魚爛土崩,莫之匡救。”
像魚的腐爛,土的分崩一樣。
亦作“土崩魚爛”。
後因以“魚爛土崩”用為比喻由於自身腐化或內部動亂而導致覆滅的典故。
三國.魏.陳琳《為曹洪與魏文帝書》:“若乃距陽平,據石門,擄八列之列,騁奔牛之權,焉有土崩魚爛哉!”
近義詞 魚爛而亡 , 魚爛瓦解
探索更多與“魚爛土崩”相關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