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言近旨遠
拚音 yán jìn zhǐ yuǎn
解釋 旨:意思。話很淺近,含義卻很深遠。
出處 《孟子·盡心下》:“言近而指遠者,善言也。”
例子 其書闡發孔、孟大旨,殫盡心力,折衷舊解,言近旨遠,文簡義明。(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十八回)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原作言近指遠,謂語言淺近而涵義深遠。
孟子說,語言淺近而道理深遠,這是好的語言。
操持簡單而效果巨大,這是好的方法。
君子所說的,雖隻是端心正性一套,可是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卻在其中。
君子所作的,雖隻是修身,但卻能使天下太平。
有的人的毛病就在於放著自己的地不耕,而去給別人耕田;要求別人很高,而盡量減輕自己應負的責任。
【出典】:《孟子·盡心》下:“孟子曰:‘言近而指遠者,善言也;守紀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君子之言也,不下帶而道存焉;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。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,所求於人者重,而所以自任者輕。’”
【例句】:唐·劉知幾《史通·敘事》:“言近而旨遠,詞淺而義深,雖發語已殫,而含義未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