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寵辱若驚
拚音 chǒng rǔ ruò jīng
解釋 無論受寵、受辱,心裏都要振動。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。
出處 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“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”
語法 作謂語;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
典故
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“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”患得患失的人,無論受寵或受辱,都不免要驚恐。
後世謂受寵後的惶恐心情為“受寵若驚”。
反義詞 寵辱不驚
拚音 chǒng rǔ ruò jīng
解釋 無論受寵、受辱,心裏都要振動。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。
出處 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“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”
語法 作謂語;形容人非常計較得失
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“得之若驚,失之若驚,是謂寵辱若驚。”患得患失的人,無論受寵或受辱,都不免要驚恐。
後世謂受寵後的惶恐心情為“受寵若驚”。
反義詞 寵辱不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