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便宜施行
拚音 bián yú shī xíng
解釋 指可斟酌情勢,不拘規製條文,不須請示,自行處理。同“便宜從事”。
出處 《史記·蕭相國世家》:“[蕭何]為法令約束,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,輒奏上,可,許以從事;即不及奏上,輒以便宜施行,上來以聞。”
例子
一應軍行調度,並聽便宜施行。
★宋·周密《齊東野語·趙信國辭相》
語法 作主語、賓語;根據具體情況自行采取適當處
指楚、漢戰爭中,劉邦在前線與項羽作戰,蕭何留守後方,輔佐太子,根據實際情況,靈活決策施行。
比喻來不及請示,自行處理。
蕭何(?——前193年),沛(今江蘇沛縣)人,曾為沛縣主吏掾(yuàn院,主管總務、人事,與聞政務的屬員)。
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,蕭何佐劉邦起義。
漢高祖二年(前205年),漢王與各路諸侯進攻楚軍,蕭何留守關中,侍奉太子,坐鎮櫟(yuè月)陽(今陝西臨潼縣東北)。
製訂了法令、規章,建立宗廟、社稷(jì寄)、宮室、縣邑的辦事機構,每次往上匯報。
漢王劉邦總是同意,準許實行;如果來不及匯報,蕭何就根據實際情況,靈活決策施行,等漢王劉邦回來再匯報。
後以此典形容來不及上奏請示時,根據當時當地實際情況,自行處理事情。
此典又作“便宜行事”、“便宜從事”。
【出典】:《史記》卷53《蕭相國世家》2014、2015頁:“漢二年,漢王與諸侯擊楚,何守關中,侍太子(劉盈,以後即位為漢惠帝),治櫟陽。為法令約束,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,輒(zhé哲,每每)奏上,可,許以從事;即不及奏上,輒以便宜施行,上來以聞。”
【例句】:漢·班固《漢書·魏相傳》:“漢興以來,國家便宜行事”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45回:“汝既為水軍都督,可以便宜從事,何必稟我!”
近義詞 便宜行事
英語 use one's discre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