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半麵之舊
拚音 bàn miàn zhī jiù
解釋 意指隻見過一麵的人。
出處 晉·袁彥伯《三國名人序讚》:“且觀世人之相論也,徒以一麵之交,定臧否之決。”
例子 初應進士時,中朝無緦麻之親,達官無半麵之舊。(唐·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)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指一麵之緣
典故
《後漢書.應奉傳》唐.李賢注引:“謝承書曰:‘……造車匠於內開扇半麵視奉,奉即委去。後數十年於路見車匠。識而呼之。’”
應奉記憶力很好,有個車匠曾在門中露半麵看他,幾十年後,在路上見到那個車匠,應奉還認識並與他打招呼。
後隻取見過麵的意思,把隻見過麵並無深交的關係,稱為半麵之舊或半麵之交。
唐.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:“初應進士時,中朝無緦麻之親(舊時五種喪服中關係最疏遠的親戚所穿的是緦麻服,指遠親),達官無半麵之舊。”
反義詞 莫逆之交
英語 somebody only seen or met once bef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