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百無聊賴
拚音 bǎi wú liáo lài
解釋 聊賴:依賴。精神上無所寄托,感到什麽都沒意思。
出處 漢·蔡琰《悲憤》詩:“為複強視息,雖生何聊賴。” 百無聊賴的故事
例子 在百無聊賴中,隨手抓過一本書來,科學也好,文學也好,橫豎什麽都一樣。(魯迅《彷徨·傷逝》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形容人空虛無聊
原作“無所聊賴”。
聊賴:依靠,寄托。
形容生活或感情沒有依靠或寄托。
公孫瓚(?-199年),字伯矽,遼西令支(今河北遷安西)人。
原公孫瓚任郡吏,後以孝廉為郎,任遼東屬國長史,因功封中郎將,與袁術、袁紹等混戰,後占有幽州(今河北北部)之地,後為袁紹圍困,被迫自殺。
漢獻帝劉協建安四年(199年),袁紹悉軍來攻,公孫瓚派子外出求救,自己固守易京。
相持日久,漸為不支。
派人給其子公孫續送信說:“袁紹攻打易京,好象有鬼神相助,鼓角在地下吹響,雲梯都搭在了城樓上,形勢一天比一天惡化,我一點依靠都沒有。你應該速派輕騎前來解救,到時在北邊點烽火為號,我從內接應。不然,我死之後,天下雖然廣闊,你想找一塊安全的地方,能得到嗎?”但這封信落在袁紹手裏,便將計就計,設伏擊敗公孫瓚,公孫瓚自殺。
【出典】:《三國誌·魏書·公孫瓚傳》裴鬆之注引《典略》卷8第246頁:“瓚遣行人文則齎書告子續曰:‘袁氏之攻,似若神鬼,鼓角鳴於地中,梯衝舞吾樓上。日窮月蹴,無所聊賴。’”
【例句】:梁啟超《讀陸放翁集》:“辜負胸中十萬兵,百無聊賴以詩鳴。”魯迅《傷逝》:“在百無聊賴中,隨手抓過一本書來,科學也好,文學也好,橫豎什麽都一樣。”
英語 very bor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