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興高采烈
拚音 xìng gāo cǎi liè
解釋 興:原指誌趣,後指興致;采:原指神采,後指精神;烈:旺盛。原指文章誌趣高尚,言詞犀利。後多形容興致高,精神飽滿。
出處 南朝梁·劉勰《文心雕龍·體性》:“步夜俊俠,故興高而采烈。” 興高采烈的故事
例子 阿二忽然對於曾滄海的威嚇全沒怕懼,反而興高采烈的說起來了。(茅盾《子夜》四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指人高興
典故
形容興致高,情緒激昂。
曹禺《日出》第二幕: “他總是興高采烈地笑。” ●南奶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體性》: “叔夜俊俠,故興高采烈。” 叔夜: 嵇康字。
興高: 旨趣高超。
采烈: 風采照耀。
劉勰認為,嵇康為人性格剛強,憤世嫉俗,為文旨趣甚高,風采照耀。
英語 be all cock-a-hoop
日語 非常(ひじょう)に愉快(ゆかい)なさま,とても喜(よろこ)んでいるさま
法語 au comble de l'enthousias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