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神魂顛倒
拚音 shén hún diān dǎo
解釋 神魂:精神,神誌。精神恍惚,顛三倒四,失去常態。
出處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卷十六:“小娘們多有愛他的,奉得神魂顛倒,連家裏也不思想。”
例子 怎禁它鳳求凰良夜把琴調,詠月嘲風詩句挑,引的人~。 明·無名氏《女真觀》第三折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;指人精神恍惚
典故
形容對某事思念已極,心意不定,神誌恍惚。
明.無名氏《女真觀》三折:“怎禁它鳳求凰良夜把琴調,詠月嘲風詩句挑,引的人神魂顛倒。”明.王玉峰《焚香記.陳情》:“煩絮得神魂顛倒。心恍恍睡魔催。”亦作“夢魂顛倒”。
《群音類選.步步嬌.閨怨》:“舞秋風敗葉,把紗窗亂敲,攪得我夢魂顛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