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曲終奏雅
拚音 qǔ zhōng zòu yǎ
解釋 樂曲到終結處奏出了典雅純正的樂音。後比喻文章或藝術表演在結尾處特別精采。也比喻結局很好。
出處 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讚》:“揚雄以為靡麗之賦,勸百而風一,猶騁鄭衛之聲,曲終而奏雅,不已戲乎?”
例子 這真是“曲終奏雅”,令人如釋重負,覺得天皇畢竟聖明,好人也終於得救。(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病後雜談》)
語法 作賓語、賓語;用於文章或樂曲
典故
《漢書.司馬相如傳讚》:“相如雖多虛辭濫說,然要歸之於節儉,此亦詩之風(注:同諷)諫何異?揚雄以為靡麗之賦,勸百而風一,猶騁(注:放任)鄭衛之聲(注:原指春秋戰國時鄭、衛等國的俗樂,後通指淫蕩的樂歌或文學作品),曲終而奏雅,不已戲乎!”
樂曲到終結處奏出高雅的調子稱為“曲終奏雅”。
後用來作為文章或藝術表演在結尾處更加精彩的典故。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.病後雜談》:“這真是‘曲終奏雅’,令人如釋重負,覺得天皇畢竟聖明,好人也終於得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