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風清月朗
拚音 fēng qīng yuè lǎng
解釋 風涼爽,月明亮。
出處 唐·段成式《酉陽雜俎·支諾皋下》:“時春季夜間,風清月朗。”
例子 西方極樂真幽境,風清月朗天籟定。(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七十九回)
語法 作定語、補語;形容夜景
典故
微風清涼,月光明朗。
謂夜景美好。
唐.段成式《酉陽雜俎續集.支諾皋下》:“時春季夜間,風清月朗。”《群音類選.合鏡記.德言尚主》:“已知身非凡相,更相逢,此夜良,風清月朗,耿耿三星,門闌氣爽。”清.洪昇《長生殿.定情》:“此夕歡娛,風清月朗,笑他夢雨暗高唐。”也比喻品性清白高潔。
元.王實甫《西廂記》一本二折:“俺先人甚的是渾俗和光,真一味風清月朗。”亦作“風清月明”。
明.劉基《橫碧樓記》:“風清月明,登樓一吹,可以來鳳凰,驚蟄龍,真奇事也。”
近義詞 風清月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