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風清弊絕
拚音 fēng qīng bì jué
解釋 貪汙、舞弊的事情沒有了。形容壞事絕跡,社會風氣良好。
出處 宋·周敦頤《拙賦》:“上安下順,風清弊絕。”
例子 到得鄆城不久,就興利除害,~,吏民無不歡喜。 清·俞萬春《蕩寇誌》第八十回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社會風氣良好
典故
風氣良好,弊端絕跡。
宋.周敦頤《拙賦》:“巧者言,拙者默;巧者勞,拙者逸;巧者賊,拙者德;巧者凶,拙者吉。嗚呼,天下拙,刑政徹;上安下順,風清弊絕。”《蕩寇誌》八○回:“到得鄆城不久,就興利除害,風清弊絕,吏民無不歡喜。”亦作“弊絕風清”。
明.湯顯祖《還魂記.勸農》:“恭喜本府杜太爺,管製三年,慈祥端正,弊絕風清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六三回:“單立出這些名目來,自以為弊絕風清,中間卻不知受了多少蒙蔽。”
近義詞 弊絕風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