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風雲月露
拚音 fēng yún yuè lù
解釋 指綺麗浮靡,吟風弄月的詩文。
出處 《隋書·李諤傳》:“連篇累牘,不出月露之形,積案盈箱,唯是風雲之狀。”
例子 必有補於世道,賢於~之作遠矣。 宋·劉克莊《題董樸發幹文槁》
語法 作賓語;指綺麗浮靡,吟風弄月的詩文
典故
比喻詞藻華麗、吟風弄月,而沒有任何真實價值的文章。
出自隋李諤的文章。
參見“連篇累牘”。
李諤曾撰文批評當時的輕薄、華麗、冗長的文風,說其是:長篇大論無非是月、露的形狀,堆滿案頭和箱中的文章都是描寫的風、雲的樣子。
後人遂將其概括為“風雲月露”。
李諤後以年老,出拜通州刺史。
【出典】:《隋書》卷66《李諤傳》1544頁:“連篇累牘,不出月露之形,積案盈箱,唯是風雲之狀。”
【例句】:清·鄭《焦山別峰庵雨中無事寄舍弟墨》:“魏晉而下,迄於唐、宋,著書者數千百家。其間風雲月露之辭,悖理傷道之作,不可勝數,常恨不得始皇而燒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