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小不忍則亂大謀
拚音 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
解釋 小事不忍耐就會壞了大事。
出處 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巧言亂德,小不忍則亂大謀。”
例子 ~,忍到如今已是塔尖了,不久開交。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九回
語法 作賓語、分句;用於勸誡人
典故
泛指在小事上不忍讓,往往會妨害大局。
這是孔子對他的弟子們說的一句話。
他說,邪說異端足以敗壞德行。
而在小事上不作忍讓,則往往會毀壞大局。
【出典】: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子曰:‘巧言亂德。小不忍,則亂大謀。’”
【例句】:唐·陸贄《初收城後請不誅鳳翔軍將趙貴先狀》:“人人皆自怨尤,各悔歸國之晚,及乎三司按罪,繼用嚴科,未降之流複喜得計……豈不以任法吏而虧權道,小不忍則亂大謀者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