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小懲大誡
拚音 xiǎo chéng dà jiè
解釋 懲:懲罰;誡:警告,勸告。有小過失就懲戒,使受到教訓而不致犯大錯誤。
出處 《周易·係辭下》:“小懲而大誡,此小人之福也。”
例子 悖入非無悖出時,臨歧知悔已嫌遲。小懲大誡由來說,到底貪官不可為。(蔡東藩、許廑父《民國通俗演義》第七一回)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;指防微杜漸
典故
謂稍加懲罰,使接受教訓,不至犯大錯誤。
《魏書·桓玄傳》: “猶冀玄當洗濯胸腑,小懲大誡,而狼心弗革,悖慢愈甚。” ●《易·係辭下》:“子曰: 小人不恥不仁,不畏不義,不見利不勸,不威不懲; 小懲而大誡,此小人之福也。” 孔子認為,小人不知羞恥,不明仁德,不畏正理,不行道義,不看見利益就不願勸勉,不受到威脅就不願戒惕。
受到小懲罰而獲大告誡,這是小人的幸運。
近義詞 小懲大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