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愛之欲其生,惡之欲其死 | 喜愛他時,總想叫他活著;討厭他時,總想叫他死掉。指極度地憑個人愛憎對待人。 |
成人不自在,自在不成人 | 人要有成就,必須刻苦努力,不可安逸自在。 |
福兮禍所伏,禍兮福所倚 | 指福禍互為因果,互相轉化。 |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 | 要做好工作,先要使工具鋒利。比喻要做好一件事,準備工作非常重要。 |
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 | 比喻雙方爭執,各說自己有理。 |
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 | 走過瓜田,不要彎下身子提鞋;經過李樹下麵,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。比喻避嫌疑。 |
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 | 四海之內有知己朋友,即使遠在天邊,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。 |
好事不出門,惡事行千裏 |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,壞事卻傳播得極快。 |
禍兮福所倚,福兮禍所伏 | 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,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。 |
積財千萬,不如薄技在身 | 積蓄財產,不如學點技術。 |
留得青山在,不愁沒柴燒 | 比喻隻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,暫時遭受損失或挫折無傷大體。 |
柳樹上著刀,桑樹上出血 | 比喻代人受過。 |
路遙知馬力,日久見人心 |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,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。 |
牡丹雖好,全仗綠葉扶持 |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,總得有人在旁協助。 |
怒從心頭起,惡向膽邊生 |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麽事都幹得出來。也泛指惱怒到極點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後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。 |
千裏不同風,百裏不同俗 | 指各地各有各的風俗習慣。 |
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 | 要想人家不知道,除非自己不去做。指幹了壞事終究要暴露。 |
三個臭皮匠,賽過諸葛亮 | 比喻人多智慧多,有事請經過大家商量,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。 |
上無片瓦,下無插針之地 |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,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。形容一無所有,貧困到了極點。 |
上無片瓦,下無立錐之地 | 形容一無所有,貧困到了極點。 |
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 |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,到了老年,悲傷也沒用了。 |
世上無難事,隻怕有心人 | 指隻要肯下決心去做,任何困難都能克服。 |
蜀中無大將,廖化作先鋒 | 比喻辦事缺乏好手,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。 |
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 | 指本來沒有事,自己瞎著急或自找麻煩。 |
天下無難事,隻怕有心人 | 指隻要有誌向,有毅力,沒有什麽辦不到的事情。 |
臥榻之上,豈容他人鼾睡 | 自己的慶鋪邊,怎麽能讓別人呼呼睡大覺?比喻自己的勢力範圍,不容許別人沾手。 |
秀才不出門,全知天下事 |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裏,也能知道外麵發生的事情。 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 |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,以後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。 |
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 | 一旦掌了權,就發號施令,指手畫腳。 |
以小人之心,度君子之腹 | 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測品行高尚的人。 |
在人矮簷下,怎敢不低頭 | 比喻受製於人,隻得順從。 |
隻聽樓梯響,不見人下來 | 比喻隻是口頭說說,沒有實際行動。 |
隻要功夫深,鐵杵磨成針 | 諺語。比喻隻要有決心,肯下功夫,多麽難的事也能做成功。 |
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 | 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,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。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象。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裏。意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鞍不離馬背,甲不離將身 | 甲:鎧甲。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處於高度警惕狀態。 |
長他人誌氣,滅自己威風 |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此處不留人,自有留人處 | 指這裏不可居留,自會有可居留的地方。 |
淡泊以明誌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正冠 | 比喻避嫌疑。同“瓜田不納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 |
饑者易為食,渴者易為飲 | 饑餓的人什麽食物都可以吃,口渴的人什麽飲品都可以喝。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滿足。 |
救人一命,勝造七級浮屠 | 指救人性命功德無量。 |
來是是非人,去是是非者 | 猶言解鈴還是係鈴人。指誰惹起的是非,還得由誰來了結。 |
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 | 比喻隻要還有生命,就有將來和希望。 |
牡丹雖好,終須綠葉扶持 | 扶持:扶助。比喻再好的事物也要有個幫襯。 |
明槍容易躲,暗箭最難防 | 指公開攻擊容易對付,暗地陷害劫難於防備。同“明槍好躲,暗箭難防”。 |
怒從心上起,惡向膽邊生 | 比喻憤怒到極點就會膽大得什麽事都幹得出來。也泛指惱怒到極點。 |
千夫諾諾,不如一士諤諤 | 指眾多唯唯諾諾之人,不如一名諍諫之士可貴。同“千人諾諾,不如一士諤諤”。 |
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腋 | 比喻眾愚不如一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