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徒亂人意
拚音 tú luàn rén yì
解釋 意:心情。隻會擾亂人的心情,起不到別的作用。
出處 宋·蘇軾《富鄭公神道碑》:“始受命聞一女卒,再受命聞一男生,皆不顧而行,得家書,不發而焚之,曰:‘徒亂人意。’”
例子 高陽《胡雪岩全傳·平步青雲》下冊:“這是所謂~,裘豐言和劉不才不敢再開口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;指擾亂人的心情
典故
意:思緒,心情。
徒然擾亂人的心情。
指於事無益,隻是增加煩惱。
宋.蘇軾《富鄭公神道碑》:“始受命,聞一女卒,再受命,聞一男生,皆不顧而行;得家書,不發而焚之,曰:‘徒亂人意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