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挺而走險
拚音 tǐng ér zǒu xiǎn
解釋 指在無路可走的時候采取冒險行動。
出處 《左傳·文公十七年》:“鋌而走險,急何能擇?”
例子 不要把他逼上絕路,否則他會挺而走險的。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被迫采取冒險行動
典故
同“鋌而走險”。
清 顧炎武《中憲大夫寇公墓誌銘》:“當此眾怒如水火之時,焉知不激之挺而走險,以成意外之患耶!”郭沫若《孔雀膽》三幕:“老百姓們是因為不能聊生,所以才挺而走險。”
近義詞 鋌而走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