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天長地久
拚音 tiān cháng dì jiǔ
解釋 跟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。形容時間悠久。也形容永遠不變(多指愛情)。
出處 《老子》第七章:“天長地久,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”唐·白居易《長恨歌》:“天長地久有時盡,此恨綿綿無絕期。”
例子 ~有時盡,此恨綿綿無絕期。 唐·白居易《長恨歌》
語法 作謂語、狀語;形容時間長久
典故
①謂時間久遠。
唐白居易 《長恨歌》: “天長地久有時盡,此恨綿綿無絕期。” ②謂永久不變。
康有為《大同書》 甲部: “其既得聯婚,連枝比翼,情意既洽,歡愛無窮,以為天長地久矣。” ●《老子·七章》: “天地長久。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長生。” 老子認為。
天地不為自己生存,而以養育萬物為生; 萬物生生不息,即是天地的永生長存。
反義詞 稍縱即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