拚音 tí jī háo hán
解釋 啼:哭;號:叫。因為饑餓寒冷而哭叫。形容挨餓受凍的悲慘生活。
出處 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冬暖而兒號寒,年豐而妻啼饑。”
例子 值歲凶,啼饑號寒。(清·王晫《今世說·賢媛》)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;指人民饑寒交迫
唐.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冬暖而兒號寒,年豐而妻啼饑。”因饑餓寒冷而哭啼,謂生活極端貧困。
清.黃宗羲《大方伯馬公救災頌》:“載米數千,通其呼吸,啼饑號寒,十萬餘人,如以杯水,救一車薪。”巴金《滅亡》一一章:“在那般終日啼饑號寒的窮人底心目中,我們兄妹也會被人看作吃人的怪物。”
近義詞 饑寒交迫 , 哀鴻遍野
反義詞 豐衣足食 , 家給人足
探索更多與“啼饑號寒”相關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