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八百孤寒
拚音 bā bǎi gū hán
解釋 八百:形容很多;孤寒:指貧寒的讀書人。許許多多貧寒的讀書人。
出處 清·黃景仁《兩當軒集·十四·歲暮懷人》:“幔亭仙客休相待,八百孤寒要此人。”
例子 小謫陳芳現在身,人間何事敝精神。幔亭仙客休相待,~要此人。 清·黃景仁《兩當軒集·十四·歲暮懷人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比喻貧寒之士失去依靠
故事 唐朝時期,太尉李德裕愛才如渴,經常提拔那些出身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入仕。這些貧苦的書生特別愛戴他,在他被貶到南荒之地時,紛紛為之悲痛,並作詩來描述他們的心情:“八百孤寒齊下淚,一時南望李崖州。”
典故
五代.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七“好放孤寒”:“李太尉德裕頗為寒畯(畯同俊,寒俊,出身寒微而傑出的人)開路。及謫官南去,或有詩曰:‘八百孤寒齊下淚,一時南望李崖州。’”
唐.李德裕為宰相,對家世貧寒、無所依恃的讀書人常施以援助,為他們的科第仕進開方便之門。
後在與牛僧孺、李宗閔的黨爭中失敗,被貶為崖州司戶。
蒙恩士子對他被貶荒遠,極表憤懣同情,一灑哀婉之淚。
後因以“八百孤寒”指貧寒之士或喻處境困難、亟需提攜的人。
清.黃景仁《歲暮懷人.朱笥河先生》:“小謫陳芳現在身,人間何事敝精神。幔亭仙客休相待,八百孤寒要此身。”
近義詞 白衣秀士
反義詞 白衣卿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