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探囊取物
拚音 tàn náng qǔ wù
解釋 囊:口袋;探囊:向袋裏摸取。伸手到口袋裏拿東西。比喻能夠輕而易舉地辦成某件事情。
出處 《新五代史·南唐世家》:“中國用吾為相,取江南如探囊中物爾。”
例子 點小事,如探囊取物。(梁斌《播火記》十二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很容易的事
典故
探:伸手去拿。
囊:口袋。
伸手到袋中取物。
比喻事情極易辦到。
出自五代人李穀之語。
李穀,生平不詳。
史載他與韓熙載是好朋友。
後唐明宗時,韓熙載南奔吳越,穀送他至正陽。
臨別時熙載說:“吳越如能用我當宰相,一定能統一中原!”穀則說:“中原如能用我為宰相,攻取江南就好像是探囊中物!”後人遂概括成“探囊取物”。
w
【出典】:《新五代史》卷62《南唐世家第三·李煜傳》778-779頁:“熙載,北海將家子也,初與李穀相善。明宗時,熙載南奔吳,穀送至正陽,酒酣臨訣,熙載謂穀曰:‘江左用吾為相,當長驅以定中原。’穀曰:‘中國用吾為相,取江南如探囊中物爾。’”
【例句】:元·無名氏《怒折關平》一折:“我覷那兩員賊將,如掌上觀紋,探囊取物。” 元末明初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25回:“關公曰:‘某何足道哉!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,如探囊取物耳。’” 明·鄭若庸《玉塊記·博奕》:“許人話捉影追風、騙人財探囊取物。”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誌》70回:“以陳、蔡之眾,襲空虛之楚,如探囊取物,公子勿慮不成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