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率獸食人
拚音 shuài shòu shí rén
解釋 率:帶領。帶著野獸來吃人。比喻統治者虐害人民。
出處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廄有肥馬,民有饑色,野有餓莩,是率獸而食人也。”
例子 日易姓改號,謂之亡國;仁義充塞,而至於率獸食人,人將相食,謂之亡天下。(章炳麟《革命之道德》)
語法 緊縮式;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統治者虐政害民
典故
形容暴君虐害人民。
孟子在批評戰國時期各國國君對百姓苛征暴斂時指出,他們的廚房裏擺著肥美的肉食,馬欄裏有著膘肥體壯的馬匹,老百姓卻麵有饑色,田野上橫陳著餓死者的屍體,這無異是驅趕野獸去吃人。
獸類自相殘食,人們尚且憎惡;那些號稱為民父母的執政者,不免幹出類似驅獸食人的勾當來,那麽,他們又怎麽配作民之父母呢?
【出典】:《孟子·梁惠王》上:“(孟子)曰:‘庖有肥肉,廄有肥馬,民有饑色,野有餓莩,此率獸而食人也。獸相食,且人惡之:為民父母行政,不免於率獸而食人,惡在其為民父母也?”’
【例句】:清 章炳麟《革命道德說》:“日易姓改號,謂之亡國;仁義充塞而主子率獸食人,人將相食,謂之亡天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