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綠幘賣珠兒
拚音 lǜ zé mài zhū ér
解釋 綠幘(zé責):綠色頭巾,是地位卑下的仆役的服飾。賣珠兒:販賣珍珠的男孩子。綠幘賣珠兒指的是西漢館陶公主的男寵董偃。漢武帝的姑母館陶公主是竇太後的生女,人們又稱她為竇太主,原嫁給堂邑侯陳午為妻。後陳午去世,館陶公主守寡,50多歲了,愛幸董偃。當年董偃和母親以販賣珍珠為生,13歲時,跟著母親來到館陶公主家。公主身邊的侍女都誇董偃長得漂亮。公主召見他,說:“我當你媽媽來撫養你吧!”就把董偃留在公主住宅中。讓人教董偃讀書,掌握計數、相馬、駕車、射箭等技藝,並讀了許多人物傳記。董偃到18歲時,和公主關係密切,公主外出,董偃就為她駕車;公主回府,董偃就在內室侍奉。董偃為人溫柔,待人和氣,因為公主的緣故,許多王公顯貴都樂於和他交往,在當地很有名氣,人稱“董君”。有一天,漢武帝來到公主家,公主穿上奴仆的服飾親自下廚宰牲割肉款待武帝。主客剛一落座,武帝說:“我想見一見主人翁。”公主走下殿去,摘掉頭上首飾和耳環,赤腳步行叩頭道歉說:“臣妾行為不端,沒臉麵見人,對不起陛下,應當受極刑懲罰。如果陛下不把我進行治裁,我將叩頭謝罪。”武帝下令免禮平身。公主穿上鞋,戴好首飾,起身,走到東廂房拉著董偃出來。董偃頭戴綠頭巾,戴著皮製套袖,跟著公主走上前去,趴在殿下。公主向武帝介紹說:“館陶公主的廚師董偃冒死來拜見皇上。”後以“綠幘賣珠兒”為典,詠王公顯宦家中的男寵,或指貴族輕薄子弟。
例子 南朝梁·沈約《三月三日率爾成篇》:“綠幘文照耀,紫燕光陸離。” 南朝陳·徐陵《長安道》:“韓康賣良藥,董偃鬻明珠。” 唐·李白《古風》之8:“綠幘誰家子,賣珠輕薄兒。” 唐·劉禹錫《經東都安國觀九仙公主舊院作》:“武帝曾駐蹕,親問主人翁。” 唐·李商隱《井泥四十韻》:“帝問主人翁,有自賣珠兒”。 唐·吳融《贈李長史歌》:“賣珠曾被武帝問,熏香不怕賈公知。” 清·黃景仁《春風怨》:“絳綃弟子平陽家,綠幘廚人館陶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