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三十三天
拚音 sān shí sān tiān
解釋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後形容最高的地方。
出處 《勝鬘寶窟》卷下:“此言三十三天者,中國言悉怛梨餘惡衛陵,此中唯取怛梨二字為忉利天也。怛梨,忉利,彼國音不同耳。”
例子 三十三天,離恨天最高。(元·石子章《竹塢聽琴》)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佛教等
典故
借指佛門聖地。
唐李商隱《安平公詩》: “一百八句在貝葉,三十三天長雨花。” ●《智度論》卷九: “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,上有三十三天城。” 由旬: 古代印度計算裏程的單位,上由旬六十裏,中由旬五十裏,下由旬四十裏。
佛典記載說須彌山頂有三十三天城,為釋(佛)天帝所居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