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三百六十行
拚音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
解釋 舊時對各行各業的通稱。
出處 明·無名氏《白兔記·投軍》:“左右的,與我扯起招軍旗,叫街坊上民庶,三百六十行做買賣的,願投軍者,旗下報名。”明·淩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八:“三百六十行中人,盡有狼心狗行
例子 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狀元。
語法 作主語、賓語;對各行各業的通稱
典故
舊時對各種行業的通稱。
元時多作一百二十行( ㄏㄤˊ háng 杭),到明代則慣稱三百六十行。
元代關漢卿《金線池》第一折:“我想一百二十行,門門都好著衣吃飯。”明代俠名氏《白兔記.投軍》:“左右的,與我扯起招軍旗,叫街坊上民庶,三百六十行買賣的,願投軍者,旗下報名。”
近義詞 各行各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