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人中之龍
拚音 rén zhōng zhī lóng
解釋 比喻人中豪傑。
出處 《晉書·宋纖傳》:“吾而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。”
例子 叔寶乃~,龍到處自然有水,他怎麽得一寒至此。 清·禇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九回
語法 作賓語;指人中豪傑
典故
比喻超凡出眾的人。
宋纖,字令艾,敦煌效穀(今甘肅省敦煌一帶)人,晉隱士。
前涼國王張祚請他為太子友。
後不食而死,年八十二歲。
宋纖年輕時,隱居於酒泉南山,勤學經書,有弟子三千多人。
不理睬州府召他為官的辟命,隻是和陰顒、齊好二人形影不離。
酒泉太守馬岌,是當時的名士,帶著儀仗和樂隊拜訪他,卻不被接見。
馬岌歎息著說:“他的大名可以聽到,卻見不到他的身影,他的才德可以仰慕,卻看不到他本人。從今天起,我知道先生是人中之龍啊。”
【出典】:《晉書》卷94《宋纖傳》2453頁:“酒泉太守馬岌,高尚之士也,具威儀,鳴鐃鼓,造焉。纖高樓重閣,距而不見。岌歎曰:‘名可聞而身不可見,德可仰而形不可睹,吾而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。’”
【例句】:宋·家鉉翁《則堂集·五》《過沛題旅壁》:“單呂早識隆準公,擇婿能得人中龍。” 宋·胡仔《苕溪漁隱叢話·東坡一》:“子瞻人中龍也。”
近義詞 人中龍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