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人心惶惶
拚音 rén xīn huáng huáng
解釋 惶惶:也作“皇皇”,驚惶不安的樣子。人們心中驚惶不安。
出處 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誌》第四回:“今人心皇皇,見太叔勢大力強,盡懷觀望。”
例子 無端起來胡鬧,蔞喊一陣,西跑一陣,弄得人心惶惶,不是擾亂治安是什麽?(哇聖陶《丁祭》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補語、分句;指驚恐不安
典故
惶惶:驚恐不安的樣子。
形容眾人惶恐不安。
《孽海花》二五回:“在這種人心惶惶的時候,玨齋卻好整以暇,大有輕裘緩帶的氣象,隻把軍隊移駐山海關,還是老等他未到的槍炮。”巴金《寒夜》一四:“今天外麵謠言更多,人心惶惶,好像大禍就要臨頭。”亦作“人心皇皇”。
《文明小史》四三回:“被他這一鬧,鬧得人心皇皇,民不安枕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