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吳宮教陣
拚音 wú gōng jiào zhèn
解釋 指孫武在吳王闔(hé核)廬的王宮中教授宮中婦女操練兵陣。孫武,字長卿,齊國(都臨淄,今山東淄博市東北)人,曾以《兵法》十三篇見吳王闔廬,被任為將。 闔廬說:“您的《兵法》十三篇,我全讀過,能夠試一下排列隊伍嗎?”孫武回答說:“可以。”闔廬說:“可以用婦女試試嗎?”孫武說:“可以。”闔廬就答應他, 叫出宮裏美女,得到一百八十人。孫武把她們分成兩隊,讓吳王寵愛之兩個侍妾分別擔任各隊隊長,號令已經交代清楚,於是陳設斧铖等刑具,當即又把已經宣布之紀律反複交待好幾遍。於是擊鼓傳令,使她們向右,婦人們大笑起來。孫武說:“紀律不清楚,號令不熟悉,這是將領之過錯。”又反複交待紀律好幾遍,再擊鼓傳令,使她們向左,婦女們又大笑。孫武說:“紀律不清楚,號令不熟悉,這是將領之過錯;這些既已明白,卻不依照號令去做,這是軍官和士兵之過錯。”就要殺左、右兩隊女隊長。吳王在台上觀看,看到將要殺自己心愛之侍妾,大吃一驚,急忙派使者傳下命令說:“我已經知道將軍善於用兵。我如沒有這兩個妃子,連吃東西都沒有味道,希望不要殺她們!”孫武說:“我既然奉命做了將領,將領在軍隊裏,國君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。”於是殺死這兩個女隊長以示眾。依次派第二個人擔任隊長,於是又擊鼓操練。婦女們向左向右、上前退後、下跪起立都符合命令和紀律之要求,沒有人再敢出聲。後以此典指宮中操演陣法;或戲指姬妾眾人。此典又作“三令五申”、“孫武女兵”、“戮二姬”、“吳宮教戰”、“教宮人戰”。
例子 北周·庾信《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》:“六韜九法,不用吳起舊書;三令五申,無勞孫武先誡。” 宋·辛棄疾《鷓鴣天·賦牡丹》:“愁紅慘綠今宵看,卻似吳宮教陣圖。” 元·曹瑞《青杏子·騁杯》:“一管筆在手,敢搦孫武女兵鬥。” 明·高啟《二喬》:“孫郎料得非孫子,不肯臨戎戮二姬。” 清·錢謙益《聖野攜妓夜飲綠水園》之三:“吳宮我欲重教戰,要領吳娃作隊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