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俱收並蓄
拚音 jù shōu bìng xù
解釋 把各種不同的東西一同吸收進來,保存起來。
出處 唐·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玉劄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馬勃,敗鼓之皮,俱收並蓄,待用無遺者,醫師之良也。”
例子 要把那些蠅營狗苟,奴顏婢膝,昏夜乞憐,白晝驕人的各色人等,~,無不寬容下去。 聶紺弩《魯迅的褊狹與向培良的大度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容量大
典故
亦作“兼收並蓄”。
指不分好壞,一律收羅存蓄。
唐代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玉劄丹砂,赤箭青芝,牛溲馬勃,敗鼓之皮,俱收並蓄,待用無遺者,醫師之良也。”玉劄:一名玉屑,又名瓊漿。
丹砂:朱砂。
赤箭:天麻。
青芝:青色的龍芝。
以上四物都是貴重的藥材。
牛溲:牛尿,一說車前草。
馬勃:馬屁勃,屬擔子菌類,生濕地及腐木上。
敗鼓之皮:破鼓的廢皮。
這三樣都是貌似無用而不值錢的藥材。
後以“兼收並蓄”指不拘一格,包羅各色各樣的人和物。
近義詞 兼收並蓄
反義詞 不可兼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