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全其首領
拚音 quán qí shǒu lǐng
解釋 保住腦袋與性命。
出處 《國語•楚語下》“縱臣二得全其首領以沒,懼子孫之以梁之險,而乏臣之祀也。”
例子 所望~者,實賴陛下聖哲欽明,使浸潤之譖,不得行焉。 蔡東藩《兩晉演義》第五回
語法 作謂語;指保命
典故
全:保全。
首領:頭和頸。
保住了腦袋。
表示未遭刑戮,全軀而死。
《國語.楚語下》:“縱臣而得全其首領以沒,懼子孫之以梁之險,而乏臣之祀也。”《文選.楊惲〈報孫會宗書〉》:“當此之時,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,豈得全其首領,複奉先人之丘墓乎?”《南史.褚裕之傳》:“彥回謂全其首領,於事已弘,不足大加寵異。”也作【保其首領】。
明.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:“不然,令五人者得保其首領,以老於戶牖之下,則盡其天年,人皆得以隸使之。”《讀通鑒論.唐文宗.七》:“天子不勝於宦豎,兵刃交如於黼扆,掠奪縱橫於內省,三相囚係以磔徇,天子之僅保其首領者一間耳。”又有【全要(yāo)領】。
(要:古“腰”字。)《禮記.檀弓下》:“晉獻文子曰:‘武也得歌於斯,哭於斯,聚國族於斯,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’。”唐.李商隱《代彭陽公遺表》:“全要領以從前人,歸體魄以事先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