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全功盡棄
拚音 quán gōng jìn qì
解釋 功:功效,功績;棄:丟掉。全部功效都喪失幹淨。
出處 《戰國策·西周策》:“公之功甚多,今公又以秦兵出塞,過兩周,踐韓,而以攻梁,一攻而不得,前功盡滅。”
例子 戰爭曆史中有在連戰皆捷之後吃了一個敗仗以至全功盡棄的。(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》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白費力氣
典故
全部的努力都白費了。
也指全部的成就都遭毀棄。
清.林則徐《紮蘇藩司寶山海塘工程勿稍草率並委徐令督視》:“一經填砌碎石,必致斜壓側臥,潮來即被衝起,豈非全功盡棄!”毛澤東《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》:“戰爭曆史中有在連戰皆捷之後吃了一個敗仗以至全功盡棄的,有在吃了許多敗仗之後打了一個勝仗因而開展了新局麵的。”
近義詞 前功盡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