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趨舍異路
拚音 qū shě yì lù
解釋 趨舍:趨向或舍棄,進取或退止。指遵循和舍棄的道路不同。
出處 漢·荀悅《漢紀·武帝紀》:“仆與李陵趨舍異路,素非相善也。”
例子 科舉不改,聰明之士,皆務習帖括,以取富貴,~,能俯就乎? 清·梁啟超《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趨舍:趨向或舍棄,進取或退止。
謂遵循和舍棄的道路不同。
漢.荀悅《漢紀.武帝紀五》:“仆與李陵趨舍異路,素非相善也。”宋.周煇《清波別誌》卷二:“而安石蕞爾衰疾,將待盡於山林,趨舍異路,則相喣以濕,不如相忘之為愈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