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不舍晝夜
拚音 bù shě zhòu yè
解釋 舍:放棄。不放棄白天和黑夜。比喻夜以繼日。
出處 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‘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”
例子 道若途若川,車航混混,不舍晝夜。( 漢·揚雄《法言·問道》)
語法 作謂語、狀語;指夜以繼日
故事 春秋時期,孔子在晚年常與他的弟子一起周遊列國。有一次他們在河邊望著奔騰不息的河水若有所思,孔子歎息光陰像河水一樣不舍晝夜地不停地流逝。學生們紛紛表示要珍惜光陰,刻苦求學,宣揚儒家文化。孔子感到十分歡欣
典故
《論語.子罕》:“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”
不舍晝夜就是不論白天黑夜,日以繼夜地進行,表示利用一切時間,不分晝夜地工作、學習。
漢.崔瑗《河間相張平子碑》:“君天資濬哲,敏而好學,如川之逝,不舍晝夜。”宋.魏泰《東軒筆錄.孫秀才》:“孫生再拜大喜,於是授以春秋,而孫生篤學,不舍晝夜,行複修謹,文正甚愛之。”
英語 round the clo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