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擊節歎賞
拚音 jī jié tàn shǎng
解釋 節:節拍;賞:讚賞。形容對詩文、音樂等的讚賞。
出處 晉·左思《蜀都賦》:“巴姬彈弦,漢女擊節。”
例子 人常咬得菜根,則百事可做。”故安國康侯聞之,~。 宋·呂本中《東萊呂紫微師友雜誌》 汪信民嚐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對詩文、音樂等的讚賞
典故
晉.左思《蜀都賦》:“巴姬彈弦,漢女擊節。”五代.後晉.劉昫等《舊唐書.封倫傳》:“(揚)素負貴恃才,多所淩侮,惟擊賞倫。”節:一種竹編樂器,可以擊之成聲,起表示音樂節奏的拍子的作用,引申為節拍。
擊節:打拍子。
後因以“擊節歎賞”形容對優秀文藝作品的欣賞的讚美。
宋.王楙《野客叢書.阿房宮賦》:“或者讀《阿房宮賦》,至‘歌台暖響,春光融融,舞袖冷殿,風雨淒淒,一宮之間,而氣候不齊’,擊節歎賞,以謂善形容廣大如此。”清.蒲鬆齡《聊齋誌異.葉生》:“公期望綦切,闈後,索文讀之,擊節稱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