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池中物
拚音 chí zhōng wù
解釋 指養在水池裏的小魚小蝦。比喻困在狹小天地裏不能施展抱負的人物。
出處 《三國誌•吳誌·周瑜傳》:“恐蛟龍得雲雨,終非池中物也。”
例子 子建懷方抱智,終非~,若非早除,必為後患。 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七十九回
典故
西晉.陳壽撰《三國誌.吳書.周瑜傳》:“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,治公安。備詣京見權,瑜上書曰:‘劉備以梟雄之姿,而有關羽、張飛熊虎之將,必非久屈為人用者。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,盛為築宮室,多其美女玩好,以娛其耳目,分此二人,各置一方,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,大事可定也。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,聚此三人,俱在疆場,恐蛟龍得雲雨,終非池中物也。’”
周瑜恐劉備勢力發展,給孫權上書,認為應軟化劉備,分製關張。
否則三人合力,如蛟龍得雲雨,萬裏騰飛,終究不是“池中之物”。
後因以“池中物”比喻凡庸渺小、拘限狹隘、無所作為的人。
以“蛟龍雲雨”比喻胸懷大誌,逢時借勢的英雄人物。
宋.辛棄疾《婆羅門引.別杜叔高叔高長於楚辭》詞:“未消文字湘累,隻怕蛟龍雲雨,後會渺難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