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卓犖不羈
拚音 zhuó luò bù jī
解釋 指卓越超群,不甘受拘束。
出處 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任誕》:“何可一日無此君?”劉孝標注引南朝·宋·何法盛《中興書》:“徽之卓犖不羈,欲為傲達,放肆聲色,頗過度,時人欽其才,穢其行也。”
例子
而自少卓犖不羈,善辨說。
★宋·王安石《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誌銘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卓犖:卓絕出眾。
不羈:不受約束。
形容才識高超而性格豪放不可羈係。
《晉書.郗超傳》:“少卓犖不羈,有曠世之度。”《舊五代史.梁太祖紀五》:“如有卓犖不羈,沉潛自負,通霸王之上略,達文武之大綱,究古今刑政之源,識禮樂質文之變,朕則待之不次,委以非常,用佐經綸,豈勞階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