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落拓不羈
拚音 luò tuò bù jī
解釋 形容人性情豪放,行為散漫。
出處 《北史·楊素傳》:“少落拓有大誌,不拘小節。”
例子 阿素是落拓不羈,就像她的父親。(茅盾《子夜》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人無拘無束
典故
落拓:形容性情放浪。
羈:束縛。
謂性情放浪,不受束縛。
《孽海花》三一回:“可是驥東官職雖是武夫,性情卻完全文士,恃才傲物,落拓不羈。”亦作“拓落不羈”。
《北史.薛安都房法壽等傳論》:“法壽拓落不羈,克昌厥後。”亦作“落魄不羈”。
宋.劉斧《青瑣高議.韓湘子》:“惟湘落魄不羈,見書則擲,對酒則醉。”明.韓昂《圖繪寶鑒續編》:“杜君澤,號小癡,姑蘇人。善楷書,工山水,嗜酒。流寓高郵,落魄不羈,以酒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