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知微知彰
拚音 zhī wēi zhī zhāng
解釋 微:細小。彰:明顯。既了解細小的萌芽狀態,又了解發展起來後的顯著特征。形容了解事物發展的始末。亦作“知微知章”、“知章知微”。
出處 《易·係辭下》:“君子知微知彰,知柔知剛,萬夫之望。”南朝·梁元帝《法寶朕璧序》:“相兼二八,知微知彰;將稱四七,如貔如虎。”
例子 南朝·梁·梁元帝《法寶聯壁序》:“相兼二八,~;將稱四七,如狴如虎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微:幾微,事物萌動之初。
彰:顯著。
既知道事物萌發之初極微小的現象,又知道事物發展的顯著後果。
《易.係辭下》:“君子知微知彰,知柔知剛。”孔穎達疏:“凡事之理,從微以至彰,知幾之人既知其始,又知其末。”南朝梁.蕭繹《法寶聯璧序》:“相兼二八,知微知彰;將稱四七,如貔如虎。”亦作“知微知章”。
三國魏.劉劭《人物誌.九征》:“聖人淳耀,能兼二美,知微知章。”亦作“知章知微”。
晉.潘嶽《楊仲武誄》:“篤生吾子,誕茂淑姿。克岐克嶷,知章知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