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聞所不聞
拚音 wén suǒ bù wén
解釋 聽到從未聽到過的。形容事物非常希罕。
出處 《史記•酈生陸賈列傳》:“越中無足與語,至生來,令我日聞所不聞。”
例子 自吾交仲素,日~,奧學清節,真南州之冠冕也。 《宋史•羅從彥傳》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道理、內容等
典故
聽到從未聽到過的。
形容事物非常希罕。
《史記.酈生陸賈列傳》:“越中無足與語,至生來,令我日聞所不聞。”漢 揚雄《法言.淵騫》:“七十子之於仲尼也,日聞所不聞,見所不見,文章亦不足為矣。”亦作“聞所未聞”。
唐 元稹《授王播中書侍郎平章事兼鹽鐵使製》:“得所未得,聞所未聞,昭然發蒙,幾至前席。”葉聖陶《倪煥之》二:“從英文讀本裏得知聞所未聞的故事,從國文課裏讀到經義策論以外的古人的詩篇:在煥之都覺得十二分醉心。”
近義詞 聞所未聞
反義詞 習以為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