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事不關己
拚音 shì bù guān jǐ
解釋 事情同自己沒有關係。
出處 《曹雪芹別傳》:“當時的風氣是謹言慎行,少發議論,事不關己,不必打聽,因此對這一次大征戰的命將出師,一直不甚了了。”
例子
事不關己,高高掛起;明知不對,少說為佳;明哲保身,但求無過。
★毛澤東《反對自由主義》
語法 作賓語、分句;指事情同自己沒有關係
典故
事情與己無關。
毛澤東《反對自由主義》:“事不關己,高高掛起;明知不對,少說為佳;明哲保身,但求無過。”也作【事不幹己】。
(幹:涉及。)《老殘遊記》第五回:“外人去,叫做‘事不幹己’,先有個多事的罪名。”王家棫《世家》:“四麵的債務迫到賢少身上,賢少除了一天到晚躺在煙榻上之外,還有什麽辦法呢。‘你們看怎樣辦吧’,仍似乎事不幹己的那個樣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