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事必躬親
拚音 shì bì gōng qīn
解釋 躬親:親自。不論什麽事一定要親自去做,親自過問。形容辦事認真,毫不懈怠。
出處 《詩·小雅·節南山》:“弗躬弗親,庶民弗信。”
例子 於舅太爺卻勤勤懇懇,事必躬親,於這位外甥的事格外當心。(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五十九回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親曆親為
典故
躬親:親自。
凡事都親自去做。
《禮記.月令》:“王命布農事……善相丘陵、阪險、原隰、土地所宜,五穀所殖,以教道民,必躬親之。”《官場現形記》五九回:“甄學忠有這位老母舅照料,自然諸事一概靠托,樂得自己不問。於舅太爺卻勤勤懇懇,事必躬親,於這位外甥的事格外當心。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三卷二四章:“他習慣於事必躬親,自己不過問總覺得不能放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