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日慎一日
拚音 rì shèn yī rì
解釋 慎:謹慎。一天比一天謹慎。形容做事十分小心。
出處 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戰戰栗栗,日慎一日。”
例子
八年於茲,業業兢兢,日慎一日。
★《舊五代史·梁書·末帝紀下》
語法 作謂語、狀語;用於為人
典故
一天比一天謹慎。
表示言行檢點,翼翼小心。
語出《韓詩外傳》卷八:“昨日何生?今日何成?必念歸厚,必念治生。日慎一日,完如金城。”《後漢書.光武紀上》:“惟諸將業遠功大,誠欲傳於無窮,宜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,戰戰栗栗,日慎一日。”李賢注引《太公金匱》:“敬勝怠則吉,義勝欲則昌,日慎一日,壽終無殃。”唐.賈至《唐冊肅宗宣皇帝文》:“五聖之禦宇,皆以勤儉兢業,日慎一日,故能享祚長久,垂慶無窮。”《舊五代史.周書.馮道傳》:“陛下以至德承天,天以有年,表瑞更在,日慎一日,以答天心。”明.餘繼登《典故紀聞》卷五:“懈心生,百事皆廢,生民休戚係焉。故日慎一日,惟恐弗及。”常與“雖休勿休”連用,參見〔雖休勿休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