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瓶墜簪折
拚音 píng zhùi zān zhé
解釋 瓶落水底難覓,簪子折斷難接。比喻男女分離。
出處 元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四折:“雖然是一時間花殘月缺,休猜做瓶墜簪折。”
例子
望藍橋遠似三山,煙水迷茫,道路艱難,瓶墜簪折,風酸月苦,雨澀雲慳。
★明陳鐸《新水令·春怨》套曲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指男女分離
典故
唐代白居易《井底引銀瓶》:“井底引銀瓶,銀瓶欲上絲繩絕;石上磨玉簪,玉簪欲成中央折。瓶墜簪折知奈何,似妾今朝與君別。”
這一首新樂府的內容是寫一女子隨情人私奔,因受到公婆的歧視,最後被離棄。
後因以“瓶墜簪折”比喻分別或離異。
元.商衟《商調.玉抱肚》:“正值暮春時節,雲歸楚岫,鸞孤鳳隻,釵分鑒破,瓶墜簪折。”
近義詞 瓶沉簪折
反義詞 破鏡重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