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捧腹大笑
拚音 pěng fù dà xiào
解釋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。形容遇到極可笑之事,笑得不能抑製。
出處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•日者列傳》:“司馬季主捧腹大笑曰:‘觀大夫類有道術者,今何言之陋也,何辭之野也!’”
例子 聽了他講的笑話,大家都捧腹大笑。
語法 作謂語、狀語;指笑聲
此典指司馬季主聽宋忠、賈誼說話淺陋,不禁捂著肚子大笑不止。
後以此典比喻遇到可笑的事而大笑不止。
司馬季主,楚(都郢,今湖北江陵西北紀南城)人。
楚相司馬子期後代,遊學長安(今陝西西安西北),賣卦卜測算吉凶禍福在東市。
漢中大夫(掌顧問應對)宋忠、博士(掌通古今)賈誼二人到東市去觀察有無人才。
聽到司馬季主講解陰陽吉凶之道,順理成章,很是非凡,便對他說:“我們看先生樣子,聽先生談吐,我輩後生小子私下觀察當今之世,還未碰見過呢。先生目前為什麽地位如此低微,為什麽職業如此下賤汙濁呢?”司馬季主捂著肚子大笑不能止,說道:“看你們兩位大夫好像是有道術之人,如今為什麽見識如此淺陋、言辭這樣粗野呢!先生們認為賢者是什麽人呀?你們認為高尚是什麽人呀?你們憑什麽把長者視為卑下汙濁?”然後說:“所以駿馬不能和疲驢同駕一車,鳳凰不與燕雀同為一群,而賢者也不跟不肖者同列相處。所以君子自處於卑下不顯眼之地以避開凡夫俗子,自我隱匿以避開世俗倫常之羈絆,暗中觀察天地人事萬物之理以消除種種禍害,以明天性,助上養下,對世人功多利大而不求高官美譽。你們這些先生不過是些嘁嘁喳喳咬耳朵的人,哪裏知道長者之道啊!”此典又作“捧腹”。
【出典】:《史記》卷127《日者列傳·司馬季主》3216、 3219、3220頁:“曰:‘吾望先生之狀,聽先生之辭,小子竊(私下)觀於世,未嚐見也。今何居卑,何行之汙(汙穢。此指占卜職業被人看不起)?”司馬季主捧腹大笑,曰:‘觀大夫類有道術者,今何言之陋(lòu漏,淺陋)也,何辭之野也!今夫子(對學者稱呼)所謂賢者何也?所高者誰也?今何以卑汙長者(年高有德之人)?’‘故騏驥(駿馬)不能與罷(pí皮,通“疲”)驢為駟(sì四,同駕一輛車之四匹馬),而鳳凰不與燕雀(泛指燕子、麻雀)為群,而賢者亦不與不肖者(品行不好之人)同列。
故君子處卑隱以辟(bì避,通“避”)眾,自匿以辟倫(人倫。
舊時統治者宣揚人與人間之道德關係,以君臣、父子、夫妻、兄弟、朋友為五倫),微見(暗中察見)德順(天理人情和萬物之理)以除群害,以明天性,助上養下,多其功利,不求尊譽。
公之等喁喁(yǒng yǒng顒顒,低聲說話,嘁嘁喳喳)者也,何知長者之道乎!’”
【例句】:宋·蘇軾《欲以石易畫》:“二豪爭攘袂,先生一捧腹。”
近義詞 開懷大笑 , 令人捧腹
反義詞 號啕大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