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道貌岸然
拚音 dào mào àn rán
解釋 道貌:正經嚴肅的容貌;岸然:高傲的樣子。指神態嚴肅,一本正經的樣子。
出處 清·蒲鬆齡《聊齋誌異·成仙》:“又八九年,成忽自至,黃巾氅服,岸然道貌。”
例子 因看見端甫道貌岸然,不敢造次。(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一百四回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狀語;用於嘲諷人
典故
道貌:正經嚴肅的外貌。
岸然:高傲威嚴的樣子。
形容神態莊重嚴肅。
現常用來形容故作正經,表裏不一之狀。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一○四回:“因看見端甫道貌岸然,不敢造次。”魯迅《準風月談.吃教》:“宋儒道貌岸然,而竊取禪師的語錄。”亦作“岸然道貌”。
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如是我聞一》:“甚有隱隱躍躍,現秘戲圖者;而回顧其形,則皆岸然道貌也。”
近義詞 一本正經 , 正襟危坐 , 正顏厲色 , 裝腔作勢 , 岸然道貌
反義詞 嬉皮笑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