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嚼齒穿齦
拚音 jiáo chǐ chuān yín
解釋 齒:牙齒。穿:咬破。齦:牙齦。緊咬牙齒,竟咬破了牙齦。形容對敵人恨之入骨。
出處 宋·蘇軾《東坡題跋·偶書》:“張睢陽生猶罵賊,嚼齒穿齦;顏平原死不忘君,握拳透掌。”
例子 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》第二卷:“顏平原鼓烈氣,握拳透爪;張睢陽憤義聲,~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指十分仇恨
典故
《新唐書.張巡傳》:“十月癸卯,賊攻城(注:此時安祿山已死,其子安慶緒派部將尹子奇率兵十餘萬圍攻睢陽城),士病不能戰。巡西向拜曰:‘孤城備竭,弗能全。臣生不能報陛下,死為鬼以癘賊。’城遂陷,與遠(睢陽太守許遠)俱執。巡眾見之,起且哭,巡曰:‘安之,勿怖,死乃命也。’眾不能仰視。子奇謂巡曰:‘聞公督戰,大呼輒眥裂血麵,嚼齒皆碎,何至是?’答曰:‘吾欲氣吞逆虜,顧力屈耳。’”
宋.蘇軾《東坡誌林》卷一:“張睢生猶罵賊,嚼齒穿齦。”
唐張巡被俘後,痛罵叛軍,氣恨之極竟將牙齒咬碎,繼之咬穿牙齦。
後因用為詠忠烈憤極之典。
宋.蘇軾《東坡題跋》卷一《偶書》:“張睢陽生猶罵賊,嚼齒穿齦;顏平原(顏真卿,為李希烈殺害)死不忘君,握拳透掌。”
近義詞 嚼穿齦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