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自作自受
拚音 zì zuò zì shòu
解釋 自己做了蠢事壞事,自己倒黴。
出處 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:“僧問金山穎:‘一百二十斤鐵枷,教阿誰擔?’穎曰:‘自作自受。’”
例子 他這會子不說保養著些,還要捉弄人;明兒病了,叫他自作自受。(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十一回)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;指自食其果
歇後語 一個人蒙在被子裏放屁
自己做的事自己承受。
常指做了壞事、蠢事,使自己遭受禍害。
《敦煌變文集.目連緣起》:“汝母在生之日,都無一片善心,終朝殺害生靈,每日欺淩三寶。自作自受,非天與人。”《醒世恒言》卷一八: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一切禍福,自作自受。”《紅樓夢》五一回:“他這會還不保養些,還要捉弄人;明兒病了,叫他自作自受。”
近義詞 自食其果 , 自討苦吃 , 自討沒趣 , 自投羅網 , 咎由自取 , 作繭自縛
反義詞 嫁禍於人
英語 stew in one's own juice
日語 自業自得(じごうじとく)
法語 subir les conséquences de ses actes
德語 mit seinem Tun eine Selbstrafe find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