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自慚形穢
拚音 zì cán xíng huì
解釋 形穢:形態醜陋,引伸為缺點。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漸愧。
出處 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“珠玉在側,覺我形穢。” 自慚形穢的故事
例子 她自慚形穢般隻呆在一個黑暗的角落裏,不敢發一言。(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十一章)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自愧不如
典故
謂與人相比,自愧不如。
曹禺《日出》第二幕: “當他獨自一人的時候,我們就會看出他額上一條一條的皺紋……在這許多他所羨慕 ‘既富且貴’ 的人物裏,他是有‘自慚形穢’ 之感的。他恨那些在他上麵的人。”●南朝宋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容止》: “驃騎王武子(王濟)是衛玠之舅,俊爽有風姿。見玠,輒歎曰: ‘珠玉在側,覺我形穢。’ ” 晉人王濟,年輕時有逸才,風姿英爽。
外甥衛玠好談玄理,尤以貌美著稱。
王濟用 “珠玉在側,覺我形穢”讚美外甥,愧歎自己的容貌舉止比不上衛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