拚音
yǒu guò zhī ér wú bù jí
解釋
過:超過;及:趕上。相比之下,隻有超過而不會不如。
出處
《論語·先進》:“子曰:‘師也過,商也不及。’”宋·楊萬裏《靜庵記》:“予時亦以省試官待罪廷中,目睹盛事,謂景伯十年鳳池,名位視其父有過之無不及者。”
例子
自古以來,做官越做越富,教書越教越窮。到了中華民國,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。(楊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十七章)
語法
作謂語、定語;多用於口語
典故
見“有過之無不及”。
彥火《夜讀的苦與樂》:“跟一班朋友聊起,他們對夜讀的愛好,並不下於我,而且~。”
近義詞
有過之無不及
反義詞
過猶不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