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因果報應
拚音 yīn guǒ bào yìng
解釋 因果:原因和結果。佛教迷信,認為今生種什麽因,來生結什麽果,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
出處 《慈恩傳》:“唯談玄論道,問因果報應。”
例子 浴罷則涼鞋蕉扇,或坐或臥,聽鄰老談因果報應事。三鼓歸臥,周體清涼,幾不知身居城市矣。(清·沈複《浮生六記·閨房記樂》)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佛教觀點
典故
據佛教輪回說法,善因得善果,惡因得惡果。
即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之意。
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》卷七:“唯談玄論道,問因果報應。”宋.錢易《南部新書.序》:“忠鯁孝義,可以勸臣子;因果報應,可以警愚俗。”巴金《神.鬼.人》:“這世界裏的一切因果報應都要在鬼的世界裏找到說明。”